中央EMBA - 學無止競
News

師生動態

94級陳昌慈 成功研發「內抽式」安全注射器

2007.11.12

由陳昌慈主導的研發團隊,研發的「內抽式」安全注射器,計畫以「專利授權」的方式,將產品推出市場。已有三家業者取得專利授權,預計將釋出十家業者的專利授權名額,不少想進軍國際市場的業者已看中它的實力,爭食全球一年600億支的龐大商機。

陳昌慈表示,不少業者前仆後繼跨入安全注射器的市場,「掛掉」的也不少,主要在於發明人對於醫療器械法規認識不清,對專利法規也不熟,甚至對於實際使用注射器的醫護人員的操作習慣與動作也不夠了解,幸運的設計出來,卻不受到市場接受,有些甚至在研發過程中就把錢「燒光」,最後玩不下去。

他不否則自己前幾年的設計過程也做過「蠢事」,一開始朝「外套式安全注射器」研發,最後產品不受到市場的接受,經過修正,陳昌慈終於找到市場的主流-「內抽式安全注射器」,加上找到跨企業協同開發,整合學術界〈長庚大學〉、原料供應商、模具/自動化機具廠商,建立自有的技術團隊,加上對醫材法規的徹底了解,經過前後十代產品的研發過程,經歷一年半的時間,第七代產品終於研究出來。

談到此內抽式安全注射器的設計原理,陳昌慈表示,產品的發明概念來自易開罐的拉環,因為當初問過醫護人員、醫材公司負責人,得到答案都是安全注射氣使用上,必須與傳統注射器一樣方便,否則很難被市場接受。

在不能增加注射器基本元件-筒身、推桿、活塞的原則下,陳昌慈發明的安全注射器指多了一個「膠圈」,設計概念是可使用標準針、可換針頭、可進行混和藥劑的動作,以及不改變傳統注射習慣動作、可自主決定毀壞注射器的時機、精簡的結構設計,最重要是達到使用後不可重複使用與安全的功能。

第七代內抽式安全注射器使用後的「破壞」程序,首先是將推桿推到底「頂破」膠圈,以最關鍵核心發明技術將針筒頂端如同「易開罐」般的撕裂,即可將針頭抽回筒內,並將第一截推桿折斷,最後將第二截推桿插回筒身前端再折斷,就完全將針頭「封死」在筒身內,這就是它的發明原理。

陳昌慈計畫釋出全球十個專利授權名額,目前已有三家業者取得專利授權,也有不少業者積極與他聯繫,預計明年第二季末產品可以量產。